關于選用CAD軟件的分析
從CAD/CAE/CAM軟件界來說,知名的軟件很多,各有各的特色,同時又有極大的通性。經過市場的一輪輪篩選,大浪淘沙,沒有一直保持不敗的軟件。軟件開發(fā)商變化的劇烈程度,“日新月異”不足以表現(xiàn),“滄海桑田”勉為其難。
一個企業(yè)一旦選定某一種CAD軟件,最好一直堅持下去,一旦輕言改動,不但以前的心血付之東流,還要花一筆不小的投資在新軟件的采購、培訓上。從這一點出發(fā),軟件的延續(xù)性至關重要,所以軟件開發(fā)公司的延續(xù)性至關重要,(希望EUCLID的悲劇不要重演)。大的軟件必須要有大的軟件用戶群,投一大筆資金去支持一個不知明日何去何從的軟件公司是極端危險的。
現(xiàn)今,知名的CAD軟件主要有:達索公司的CATIA,EDS公司的UG,PTC公司的Pro/E,SDRC公司的I-deas,公司的CV,公司的VX等等,同時,為了搶占中低端市場,各大公司紛紛開發(fā)中檔CAD軟件,保留了高檔軟件的CAD的部分功能,不具有或部分具有CAE/CAM功能,如達索公司的solidworks,EDS公司的solid edge,Autodesk公司的MDT,國產軟件則有北航海爾的CAXA,公司的solid等等。
CAE的軟件則簡單了許多,有限元方面,MSC公司的PARTRUN/NASTRUN,和公司的ANSYS兩個軟件風頭極盛,另有一些軟件偏重一方,自保有余而攻勢不足。熱分析方面SINDA-G獨領風騷,動力學仿真,ADAMS走在前面,這些軟件發(fā)展多年,地位基本上不可動搖。中端軟件上,各大公司也開發(fā)了可以嵌套在CAD軟件上的產品和單獨的產品,比較有名氣的是COSMOS和有“萬能”之稱的FEMAP。
CAM方面,單獨做CAM的軟件不多,基本上高端CAD軟件都有CAM功能,各公司的側重點不同,也導致了CAM能力的差別,而且差別不小。
一個企業(yè)選什么軟件,首先要看這個企業(yè)是干什么的。如果是搞設計的(我說的是機械,什么電子、廣告的不要來找我),自然選擇CAD軟件,搞分析的選CAE軟件,搞加工的就選CAM軟件,如果都搞,那就都選(廢話),當然大部分軟件是集成到一起的。盡管上面的話很可笑,但有許多單位就是錯在這兒了。比如你只搞設計,選擇設計能力較強的Pro/E無可厚非,但是你要出產品的話,Pro/E勉為其難的加工能力有著你頭疼的時候。美國NASA用Pro/E是因為它只搞設計,不出產品,在它采購軟件時,Pro/E軟件的設計能力是超強的,其他軟件有一定差距(現(xiàn)在差距減小到基本沒有了)。你看世界知名的大企業(yè),哪一個搞加工、出產品的用的是Pro/E?
其次,要看企業(yè)的實力,如果財大氣粗,就選功能強的高檔軟件,如果人口眾多而又囊中羞澀,就選幾套高檔的,輔以大量中檔的,如果揭不開鍋了,馬路邊也有五、六塊錢的,而且從CAD/CAE/CAM高中低檔全有,模塊齊全,還不限安裝套數(shù)(本人不提倡盜版),只是加工時碰了刀砸了床子,莫怪言之不預也。軟件不同于硬件,一旦選定一種,就像脖子套了鏈子一般,硬著頭皮也得走下去了,每年維護升級費用不比軟件便宜,如若買的起馬,配不起鞍,不如一錘子買賣,其實用著也挺好,比如船總的CV,軟件公司都黃了,他們還在用。還有一點,要考慮硬件平臺,并不是所有的軟件都用在Windows上的。
第三,要看軟件的功能,現(xiàn)在高檔軟件功能很強大,什么模塊都有,但不都是必需的,只做設計的犯不著去買CAM模塊,如果設計簡單,CAE也省了,這只是大頭,小功能模塊不計其數(shù),比如UG有五十多個。軟件的功能,說著容易,里頭的學問可大了,比如三維模型設計能力,鈑金設計能力,曲面能力,管路布局,大裝配,物理特性計算等等,一般的軟件做的都很好,差別較大的是CAE分析,CAM能力,二維圖的繪制和軟件的二次開發(fā)。CAE分析方面,最有名氣的是SDRC公司的I-deas,SDRC公司就是以CAE起家的,久經考驗的CAE模塊借助廣大的用戶群,其影響不比專業(yè)CAE軟件小。CAM方面,UG走在這些軟件的前列,這個軟件加工能力之強,在專業(yè)軟件中可以說排在第一、二位。二維圖的繪制能力,是現(xiàn)階段國內企業(yè)最關心的問題,這方面國產軟件做的比較好,國外的大牌軟件開發(fā)商很少考慮我們的國標,所以我們只好改國標了(聽說全盤往ISO上靠),標注樣式和漢字書寫也是國外軟件的通病,而且一時改不了。要說國外軟件,二維繪制最符合我們習慣的,是Autodesk公司的MDT,好像我們一談二維,必說AutoCAD,這個軟件和Protel一起,稱為工程人員必須掌握的兩大王牌,同是一個公司的產品,MDT還錯得了嗎?但是,MDT的三維設計能力實在太那個啥了,選它當三維,不如上吊的好(好在本人發(fā)誓,無論處在何種境地,寧可上調,決不上吊)。退而求其次,solid edge也是非常突出的,它支持中國國標,圖形看起來和AutoCAD畫出來的差不多,尤其是它可以打開AutoCAD的文件,也可以存成AutoCAD的文件,它解決不了的,可以到AutoCAD中解決嘛。軟件的二次開發(fā)能力,是軟件的第二生命,可偏偏有的開發(fā)商不要這第二生命了,軟件保密的挺好,凡事都求開發(fā)商給你做,這種軟件,不如不選,哪怕它設計能力再強。二次開發(fā)出來的東西,都是軟件應用企業(yè)的核心機密,有些公司可以賣給你通用的軟件,但二次開發(fā)的成果絕對不賣,軟件有價,它是無價的。一些公司抱怨都是同一種軟件,為什么人家用的挺好,我這兒就不能用?大概差異就在此了。
第四,也是最主要的一點,軟件的延續(xù)性。軟件的延續(xù)性和軟件用戶群的多寡密切相關,國產軟件難于邁開第一步的主要原因也是用戶群體建立艱難導致資金不足,后繼無力。國外的公司也是一樣,商場如戰(zhàn)場,勝利是暫時的,失敗是永恒的,一個軟件公司如果沒有巨大的用戶群支持,失敗一次就難以挽回。我們航天系統(tǒng)以前購買過EUCLID軟件,結果也是有目共睹,盡管它有強大的加工能力,盡管它有不錯的建模能力,但是被收購后改弦易轍。在這一方面,擁有最大集團企業(yè)用戶群的CATIA則高枕無憂,IBM公司是它的合作伙伴兼代理商,除了達索母公司之外,還有諸如波音、麥道、空客、中國航空集團等諸多用戶,實力之強,絕不可能坐視CATIA軟件覆滅而無動于衷,就是說,CATIA想死都死不了。UG軟件也有較強的用戶群,雖然波音兼并了它的最大用戶麥道公司,致使麥道公司傾向了CATIA,但是通用動力公司(GE)也不可小視,世界諸多汽車廠商也是它的用戶,前一段時間,UG的母公司EDS兼并了SDRC,將I-deas和UG合二為一,推出UG-NX版,超強的CAE和超強CAM聯(lián)手,實力大增,將來的生存一般也不會出現(xiàn)什么問題。至于像VX、Pro/E等軟件,未來并不美妙,缺乏大企業(yè)支持的它們一旦決策失誤,后果不堪設想。中檔的CAD軟件主要依附于高檔CAD軟件,它們的未來和它們的兄長是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
第五,軟件的兼容性。并不是所有的用戶從CAD到CAM到其他一系列枝節(jié)都在一個軟件中完成,如果拿到別的軟件中去,能不能將數(shù)據(jù)完整地讀出來呢?過去的數(shù)據(jù)將來能不能用呢?這就涉及到了軟件間的轉換問題。盡管有IGES和STEP兩個轉換標準,但是數(shù)據(jù)的丟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在同一內核下轉換,數(shù)據(jù)才不會丟失,所以說,軟件的內核至關重要?,F(xiàn)在,世界上應用最廣的軟件內核是Parasolid內核,這是UG軟件的公司開發(fā)并使用的內核,現(xiàn)在的大多數(shù)軟件,包括UG,solid edge和大對頭solidworks,國產的北航海爾CAXA,有限元軟件PARTRAN,ANSYS,COSMOS,F(xiàn)EMAP,動力學仿真軟件ADAMS等在市場上占主要份額的大牌,用的都是Parasolid內核,所以說UG的公司也不是輕易就死的。至于CATIA的內核,和AutoCAD的內核一起,與Parasolid內核一起,并稱世界三大內核,當然應用也很廣,而PTC公司的Pro/E用自己的內核,開放性又很差,如同與銀行關系不好的史玉柱一般,前景并不被看好。
我們所用UG軟件多年,數(shù)據(jù)留下不少,經驗積累一些,核心軟件既然用了UG,中檔軟件選什么呢?只有solid edge和solidworks,偏偏在我們還沒有下結論的時候,solid edge的代理商找上門來了,近水樓臺自然先得月了,如果先上門的是solidworks,結論就不好說了。而且,solid edge比solidworks的二維功能、鈑金功能要強,solidworks強在曲面功能上,而這個功能我們現(xiàn)在偏偏用不上,所以說,solid edge盡管價格比solidworks價格貴一些,仍舊得到了訂單。
現(xiàn)在,我們買了二十套軟件,這就相當于二十把鏈子拴住了脖子,每年要交12萬的冤枉錢,這筆資金的來源也不是沒有問題,一旦沒了怎么辦?我們大家只好一齊默念:“CAXA啊,千萬不要倒閉啊?!?